前几天,粉丝@琪琪妈给我留言股票配资代理,说孩子到了两岁最难搞!
那天我刚坐下喝口水,儿子在地上嚎啕大哭,理由你绝对想不到:他自己把鞋穿反了,我说了句“妈妈帮你一下吧”,结果他像是被我“侮辱”了一样,立马炸了。鞋都摔出去了,脸上通红,眼泪跟决堤的水似的往下涌。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,所谓的“两岁可怕期”,不是传说,是战斗现场。说真的,孩子到了两岁,你会突然感觉,你好像不再是那个啥都能安排好、说一不二的家长了。
他不想被你安排,他好像唤起了自己“做主”的意识。你跟他说:“宝贝,穿这件外套吧,今天冷。”他回答:“不要!我就穿短袖!”你跟他说:“咱先吃饭再玩玩具。”他给你来一句:“不嘛!我就现在玩!”
很多第一次当父母的人会被这个时期搞得头大,甚至怀疑是不是娃变了个性、被宠坏了。但其实啊,真相远比这复杂也温柔:这个阶段,是孩子自我意识第一次强烈爆发的时候。
他不是“叛逆”,他是在学着成为“他自己”。
那么,我们父母该怎么优雅又不失底线地,带娃走过这个看似“灾难”其实充满机会的两岁关卡呢?
展开剩余84%聪明父母只用这几招搞定!以后越养越省心。
01先“听懂”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
你家娃突然在商场、在餐厅、在大街上撒泼打滚、大哭大闹,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,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。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:这孩子是不是太难带了,是不是太任性了?
其实,这背后藏着一个超级关键的信号:孩子在用他们唯一能掌控的方式,在试图传达“我有情绪,我很不爽”这件事。
两岁以前的孩子,因为语言能力还不成熟,表达也有限,他只知道用哭、闹、摔东西这种原始的方式发泄压力。就像我们大人不开心了要找人吐槽,他们也需要“出口”。
所以这个时候,咱们做父母的第一步绝对不是“镇压”,而是“共情+陪伴”。
你得先告诉他:“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,是不是你很想自己穿鞋,不想妈妈帮?”这一句话比十句“别哭了”要管用太多。情绪被看见,是最好的安抚方式。
然后你再说:“但鞋子穿反了会不舒服,你可以试试,我们一起把它穿好好不好?”这个时候,你才有机会“谈条件”。要不然,前面情绪没被接住,后面讲理就纯粹是白搭。
孩子不是不讲道理,是他们不会讲“我们大人的道理”,但他们很需要被理解。
说好“规则”,守住“底线”,孩子才会尊重你
很多妈妈有个误区,总觉得孩子哭了就得哄,妥协一下就过去了,不碍事。
但我要很直接地说一句:这个时候你退一步,他以后可能要跨一步再试探你。
两岁这个阶段,孩子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“测试边界”。
比如他想吃糖,你说:“吃完饭才能吃。”他就开始撒娇、哭、打滚,各种方式来测试你是否会“动摇”。
这时候你必须要有铁的底线:能妥协的事情可以灵活,触碰底线的事情坚决不能松口。
在我们家,手机和电视是个底线。我儿子两岁那会儿,有一段时间疯狂迷上手机动画片,一天到晚“我要看小猪佩奇”,我说不行,他直接倒在地上表演“癫狂舞”。我第一天是坚决不动摇,坐在他旁边,说:“我知道你很想看,但现在不是看电视的时间。你可以哭,妈妈陪你。”等他哭完,我就带他一起画画、搭积木转移注意力。
连续坚持一个星期,奇迹就发生了,他再说“我想看电视”,我只说“不是现在哦”,他自己就默默拿起玩具去玩。那一刻我真的差点想放烟花庆祝。
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感,不是靠说教说出来的,是靠你每天不动摇地去“守”出来的。你软一次,他就会记住“哭是有效的武器”。
你硬到底,他反而更容易接受“这是妈妈说了算”的现实。
“不能”说太多,换种方式说话,更有力
这一点特别关键。
我们大人总是下意识地说:“你不能这样”“你别打人”“你不可以这样做”。听起来很理直气壮对吧?但孩子听到这些,其实是在接收“我不被接纳”“我做得不好”的负面暗示。
试着把话换个说法,从“禁止”变成“允许什么”,效果立马不一样。
比如孩子抢玩具,别说“你不能这么抢!”改成:“你可以等一下,他玩完我们就轮到你。”或者“你可以请他一起玩,我们可以分享。”
你会发现,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表达方式。因为你没有“否定他的人”,而是在帮他“看到其他选择”。
语言是很强的育儿工具,用对了,它可以像魔法一样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。
02别把“可怕两岁”当成噩梦,这是一次伟大的冒险
我真心觉得,两岁不是“最难带”的阶段,而是“最有可能培养好性格”的黄金时期。
你教会他情绪该怎么处理,他未来在人际关系中就会游刃有余;
你坚持住规则不动摇,他以后在学校、社会上就更懂界限;
你用积极的语言引导他,他就更容易成长为一个自信又愿意表达的人。
说到底,“可怕的两岁”,其实是孩子在向你表达:“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听话的宝宝了,我有主意,有情绪,也有选择。”这不是坏事,这是好事。
而你要做的,不是去“压住他”,而是陪着他、撑住底线、温柔坚定地引导他。这一阶段你越稳,他以后就越顺。
辣妈语录:
两岁不是地狱,不是修罗场,它是一个孩子在构建“我是谁”的关键时期。哭闹背后往往藏着的是一个对你无条件信任、渴望你回应的小生命。
你回他一句温柔,他也许就多了一份安全感,你坚持一次底线,他也许就更愿意信你一分。
所以,别怕孩子“难带”,怕的是我们错过了引导的时机。毕竟,一个性格温暖、情绪稳定、有边界感的孩子,从来都不是“天生的”,而是在他两岁那年,我们咬牙坚持出来的。你说对吗?
你家两岁娃股票配资代理,都“整”出过哪些让你崩溃又忍不住笑的名场面?
发布于:河南省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